2025.8.29 星期五 天气 晴今天继续学习《中庸》第20章(续)《中庸》第20章:治国理政的“九经”,是“道”的具体实践。核心讲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根本原则(即九经),这些原则不是凭空来的,而是从“修身”出发,延伸到对贤才、亲人、大臣等不同对象的态度与做法;只要坚定践行这些原则,再普通的人也能变得明智、坚强,这是“道”在治国与个人成长中的双重体现。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,曰:修身也,尊贤也,亲亲也,敬大臣也,体群臣也,子庶民也,来百工也,柔远人也,怀诸侯也。意思是,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根本办法,分别是:修养自身、尊重贤才、爱护亲人、敬重大臣、体谅下属、像对待子女一样对待百姓、招引工匠、安抚远方的人、关怀诸侯。比如把“治国”换成“管理一家公司”,这“九经”完全能用---老板先管好自己(不迟到、有担当),就是“修身”;重用有能力的员工(比如提拔技术骨干),就是“尊贤”;关心一起创业的家人(比如给家人合理分工,不偏心);对部门经理客气,听他们的专业建议,就是“敬大臣”;体谅基层员工(比如加班给补贴、不随便骂下属),就是“体群臣”;给员工发年终奖、改善办公环境,就是“子庶民”;高新招技术好的程序员、设计师,就是“来百工”;对合作的外地客户热情接待、不区别对待,就是“柔远人”;和合作的小公司互利共赢(不压榨对方利润),就是“怀诸侯”。不管治国还是管理公司,核心都是“把该善待的人善待好、把该做的本分做到位”。修身则道立,尊贤则不惑,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,敬大臣则不眩,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,子庶民则百姓劝,来百工则财用足,柔远人则四方归之,怀诸侯则天下畏之。意思是,修养自身,九能树立正确的“道”;尊重贤才,遇事就不迷茫;爱护亲人,叔伯兄弟就不会抱怨;敬重大臣,处理大事就不糊涂;体谅下属,下属就会更用心回报;善待百姓,百姓就会努力做事;招引工匠,财富资源就会充足;安抚远人,四方的人就会来归附;关怀诸侯,天下人就会敬畏。举个例子,还是拿公司举例----老板自己诚信经营(修身),员工就知道“要跟着老板守规矩”(道立);听运营专家的建议(尊贤),就不会盲目跟风做项目。(不惑);给创业的弟弟合理股份(亲亲),弟弟就不会觉得被亏待(不怨);尊重销售总监的市场判断(敬大臣),就不会乱定离谱的业绩目标(不眩);员工家里有事准假、给补贴(体群臣),员工会更拼命干活(报礼重);给员工涨工资、办生日会(子庶民),员工就愿意长期干(百姓劝);招到厉害的产品经理(来百工),公司能做出好产品,赚钱更多(财用足);对国外客户耐心解答疑问(柔远人),客户会长期合作(四方归之);不拖欠合作小厂的货款(怀诸侯),行业里大家都觉得这家公司靠谱,不敢随便得罪(天下畏之)。每一条“经”,都对应着“付出就有回报”)的实在结果,这就是“道”的落地。齐明盛服,非礼不动,所以修身也;去谗远色,贱货而贵德,所以劝贤也;尊其位,重其禄,同其好恶,所以劝亲亲也;官盛任使,所以劝大臣也;忠信重禄,所以劝士也;时使薄敛,所以劝百姓也;送往迎来,嘉善而矜不能,所以柔远人也;继绝世,举废国,治乱持危,朝聘以时,厚往而薄来,所以怀诸侯也。意思是,穿戴整齐、态度端正,不合礼仪德事不做,这是修养自身德方法;不听谗言、远离美色,轻视财物、重视德行,这是鼓励贤才德方法;给亲人尊贵德地位、丰厚德俸禄,和他们喜好厌恶一致,这是鼓励亲人团结德方法;给大臣足够德下属、让他们能施展才华,这是鼓励大臣德方法;对下属忠诚信任、给丰厚俸禄,这是鼓励士人的方法;按时安排劳役、减轻赋税,这是鼓励百姓的方法;每天检查、每月考核,给的俸禄和工匠的业绩匹配,这是鼓励工匠的方法;热情送别、欢迎远客,奖励能干的、体谅能力弱的,这是安抚远人的方法;延续断绝的家族、复兴灭亡的国家,平定动乱、扶持危难的诸侯,按时接受朝见、回礼比受礼丰厚,这是关怀诸侯的方法。举个例子,用“管理班级”对应,更贴近日常----班长每天穿校服、不迟到(齐明盛服),不搞小动作(非礼不动),就是“修身”;不听同学说小话、不偏袒长得好看的同学,更看重谁学习努力、乐于助人(贵德),就是“劝贤”;给一起管纪律德班委(类似“亲亲”)更多发言机会、肯定他们德付出,就是“劝亲亲”;让学习委员负责安排早读、让体育委员组织运动会(给权力),就是“劝大臣”;信任小组组长、给认真负责的组长发小奖品(忠信重禄),就是“劝士”;不随便占用同学下课时间、少布置重复作业(时使薄敛),就是“劝百姓”;每周检查值日生卫生、根据打扫好坏评“优秀值日组”(日省月试、既廪称事),就是“劝百工”;新转来的同学,主动帮他介绍朋友(送往迎来),他跟不上课就帮他补课(矜不能),就是“柔远人”;班里某个小组没人愿意加入(绝世),就帮他们找成员;某个小组闹矛盾(乱),就帮忙调节(治乱持危),就是“怀诸侯”。这些方法看似细碎,实则都是“用对的方式对待对的人”,最后就能把班级(或国家)管好。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,所以行之者一也。意思是,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根本办法,践行它们的核心只有一个,真诚专一(“一也”,之始终用“德”和“诚”去做,不三心二意)。比如有人管奶茶店,践行“九经”德核心就是“真心想把店做好、真心对大家好”---自己每天先学会做奶茶(修身),是真心想懂业务;招会做新品的师傅(来百工),是真心想让顾客喜欢;对店员多给奖金(体群臣),是真心想让大家多赚钱。要是抱着“随便做做、能赚快钱就行”的心思,就算学了“九经”的方法,也会敷衍了事(比如给员工发少工资、用过期原料),最后店肯定倒闭。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,“真心”是唯一的核心,这就是“行之者一也”。凡是豫则立,不豫则废。言前定则不跲,事前定则不困,行前定则不疚,道前定则不穷。意思是,做任何事,提前准备九能成功,不准备就会失败。说话前先想清楚,就不会说不顺畅;做事前先规划好,就不会陷入困境;行动前先定好方向,就不会后悔;践行“道”前先明确根本,就不会走投无路。比如学生参加考试(事),提前复习知识点(豫),就能考高分(立);不复习(不豫),就可能不及格(废)。再比如要和客户谈合作(言),提前想好说的重点、客户可能问的问题(前定),谈的时候就不会结巴、冷场(不跲);没准备就去谈,可能被客户问住、谈崩(困)。不管是学习、工作还是做人,“提前准备、明确方向”都是不变的道理,这也是“道”的一部分。在下位不获乎上,民不可得而治矣;获乎上有道,不信乎朋友,不获乎上矣;信乎朋友有道,不顺乎亲,不信乎朋友矣;顺乎亲有道,反诸身不诚,不顺乎亲矣;诚身有道,不明乎善,不诚乎身矣。意思是,身处下位却得不到上级得信任,就没法治理好百姓;要得到上级信任有方法,要是得不到朋友信任,就得不到上级信任;要得到朋友信任有方法,要是不孝顺父母,就得不到朋友信任;要孝顺父母有办法,要是自己做人不真诚,就没法孝顺父母;要让自己真诚有方法,要是不明白什么是“善”,就没法让自己真诚。举个例子,像职场里得普通员工(下位)想升主管(获乎上)----要是平时和同事(朋友)相处总撒谎、不帮忙,同事不信任他,领导也会听说他的问题(不信乎朋友--不获乎上); 要是他对父母不耐烦、不常回家(不顺乎亲),同事会觉得“他连父母都不孝顺,对我们肯定也不真心”(不顺乎亲---不信乎朋友);要是他连“帮人、孝顺是善”都不懂(不明乎善),就不可能真的真诚待人(不诚乎身); 这就像一串连锁反应:从“明白善”到“自己真诚”,再到“孝顺父母、赢得朋友信任”,最后“得到上级认可”,一步错就步步错,而起点都是“先做好自己”。 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着,人之道也。诚者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从容中道,圣人也。诚之者,择善而固执之者也。意思是,“真诚”是上天得规律,(比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,从不虚假);努力做到“真诚”,是做人得规律。天生就真诚得人,不用勉强就能符合“道”,不用思考就能做出对得事,从容不迫地走在“道”上,这是圣人。普通人要做到真诚,就得选择“善”得方向,然后坚定地坚持下去。 比如“不撒谎”的“善”----有的孩子从小就不会撒谎(诚者),妈妈问他是不是吃了糖,他会直接承认,不用大人教(不勉而中、不思而得),这像“圣人”;有的孩子偶尔会撒谎,后来知道撒谎不对(择善),每次想撒谎时都提醒自己“要诚实”,慢慢就不撒谎了(固执之),这就是“诚之者”。 普通人不用纠结自己不是“天生真诚”,只要选对“善”得事,一直做下去,就是在走“人之道”。 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有弗学,学之弗能,弗措也;有弗问,问之弗如,弗措也;有弗思,思之弗得,弗措也;有弗辨,辨之弗明,弗措也;有弗行,行之弗笃,弗措也。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 意思是,要广泛学习、详细询问、谨慎思考、明确分辨、坚定践行。要么不学,学了没学会就不放弃;要么不问,问了没明白就不放弃;要么不思,思考了没得出答案就不放弃;要么不辨,分辨了没清楚就不放弃;要么不行,践行了没坚定就不放弃。别人学一次就会,自己就学一百次;别人学十次就会,自己就学一千次。比如学弹钢琴(践行“善”得技能)--- 先看教程、听老师讲(博学之),不懂得地方问老师(审问之),想“这个音符怎么弹才好听”(慎思之),分清“正确指法和错误指法”(明辨之),每天坚持练半小时(笃行之); 要是练了一次弹不好,不放弃,再练几十次(人一能治,己百之);别人一周学会一首曲子,自己用一个月,慢慢也能学会。这就是普通人“诚之”得方法:不用怕笨,只要肯下功夫,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”,就能把事做好。 果能此道矣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 意思是,要是真能做到这些(指前面得“择善固执、勤学笃行),就算本来愚笨,也会变得明智;就算本来软弱,也会变得坚强。 比如有人小时候成绩差(愚),但他坚持“每天背10个单词、不懂就问老师”(此道),一年后英语成绩从不及格提到80分(必明);有人本来胆小不敢发言(柔),但他坚持“每次班会都主动说一句话”(此道),半年后能在全班面前演讲)必强)。 这章的最后,其实是在给普通人打气:“道”不是圣人的专利,只要你从“修身”开始,按“九经”做事,用“真诚”和“坚持”去践行,再平凡的人也能变得优秀---因为“道”的本质,就是“越努力,越靠近正确”。 总结来说,第20章(续)的核心是:治理天下的“九经”,本质是“对不同人用对的方式”,而践行“九经”的关键是“真诚专一”;从个人成长来看,只要你“明善、诚身”,用“博学、审问、慎思、明辨、笃行”的态度坚持做事,就算起点低,也能从愚笨变明智、从软弱变坚强---“道”从来都不偏心,只偏爱“愿意坚持做对的事”的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实盘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