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别人的硬派越野轻松翻过土坡,自己的城市SUV却陷在泥里动弹不得。
上周北京一位90后车主开着捷途旅行者星际卫士去野长城,刚下过雨的泥地里,同行的日系SUV车轮打滑半小时没出来。
他打开「X模式」一按,车子10秒内自动锁死打滑车轮,390N·m的扭矩硬生生把车拽出泥坑,鞋都没沾上泥点。
这台19.99万的新车浑身透着机甲电影里的科幻感。
前脸哑光护杠比传统越野车宽出两指,引擎盖隆起的肌肉线条下藏着187kW的2.0T发动机。
最扎眼的是尾部立体「太空舱」储物箱,铝合金支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,远看像背着火箭推进器。
打开车门更让人意外:15.6英寸中控屏占满视野,电子挡把闪着幽蓝背光。 红色缝线在黑色真皮座椅上跳动,车顶控制区的六边形按钮组活脱脱是飞船操作台。
有车主吐槽空调出风口镀铬条反光刺眼,实测下午三点阳光直射时确实得伸手挡一下。
核心黑科技藏在底盘里。 博格华纳第六代智能四驱能在0.15秒内完成轮间限滑,比老款旅行者提速三倍。
7种地形模式按钮排在中控台下沿,旋钮转到「X」档位时,系统直接接管扭矩分配。
新疆车主实测过40度沙坡,系统自动降低胎压增强附着力,全程没手动开过差速锁。
细节设计全是工程师的「作弊码」。
轮拱内衬喷涂着疏水涂层,泥水甩上去凝成水珠滚落。
后窗玻璃雨刷藏在高位刹车灯里,既避免越野磕碰又保证视野。
最绝的是油箱盖做成透明窗口,每次加油都能看见金属滤网结构,机修店老板说这种设计只在百万级改装车上见过。
预售时争议最大的是承载式车身。
论坛里有人搬出坦克300的非承载车身对比,实测却发现差异主要在极限攀岩路段。
普通交叉轴测试中,星际卫士的电子限滑效率反而更高。
湖南车主记录过数据:单轮悬空时动力传导延迟仅0.2秒,足够应付80%的非铺装路面。
实用改装才是隐藏王牌。
车顶纵轨预留的12组卡槽能快拆安装侧帐,铝合金骨架承重200kg。
后备箱暗格里藏着专用磁吸锚点,户外电源插上去自动锁紧。
深圳改装店老板算过账:官方给的AT胎和底盘护板价值1.2万,自己改还要担心年检。
上市前还有人嫌它贵。
对比发现比普通版顶配贵2万,但多出原厂AT胎、差速锁和全套机甲套件。
四川车主晒过改装清单:同样规格的锰钢护杠市场价八千,防剐轮眉四千五,更别说原厂件严丝合缝的装配工艺。
预售首日这张机甲脸刷爆了短视频平台。 4S店反馈75%订单来自北上广深,多是90后上班族。
有人冲着透明油箱盖下单,也有人就为了「星际绘影」拉花——车侧三条反光飘带在夜里像飞船尾焰,洗车店实测高光膜五年不褪色。
真实油耗数据打破偏见。 杭州车主实测高速8.2L/100km,市区堵车飙到11.5L,比同级硬派越野省1.5L。
秘诀在主动进气格栅:车速超85km/h自动闭合减少风阻,机舱盖两侧导流槽把乱流引向车尾。
开着它通勤也不违和。 早高峰自动跟车时底盘滤震比城市SUV干脆,过减速带没有多余晃动。 晚班程序员最喜欢AR-HUD: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在前挡风,雪地模式还会用红光标出结冰路段。
争议点在车机系统。 实测唤醒语音助手要等1.5秒,方向盘加热按键藏在三级菜单里。
内蒙车主遇到过关机重启:零下25度时屏幕卡顿十秒,工程师承认低温电子元件响应延迟。
越野老炮更质疑铝合金车顶架。
厂家用实验数据回应:静载测试放上280kg配重,纵梁仅弯曲0.8毫米。 东北车主冬夜测试过:车顶行李箱结冰后,用热风枪加热到100度支架不变形。
真正引爆订单的是官方政策。 订车送终身越野救援险,车辆改装方案在工信部有备案目录。
新疆车主讲了个段子:交警拦车查改装,看到后备箱加装的磁吸脱困板,他掏出行驶证指了指「星际卫士」型号栏,警察挥挥手直接放行。
首批车主收到神秘改装包。 黑盒子里装着可拆卸爬梯接头,卡进后保险杠预留孔就能搭梯登顶。 车底还藏着四处供电接口,露营灯插上去随大灯自动开关,云南车主的星空摄影支架就靠这供电。
有媒体拆解底盘发现预装惊喜。 后桥差速器旁焊着雷达支架卡扣,前保险杠内嵌了雾灯线束。
4S店透露这是为激光雷达预留的接口,选装包明年开放,现有车型能直接升级。
刚结束的川西穿越实测了综合性能。 海拔4500米时动力衰减约13%,比自然吸气越野车高35%效率。
最惊艳的是空气动力学:车尾扰流板让风阻系数降至0.41Cd,120km/h巡航比牧马人安静三成。
消费者用订单投票最能说明问题。 截止六月底预售量破千张,经销商库存周转压到两周内。
这款车助推捷途旅行者系列全年销破10万辆,成为最快达成目标的「方盒子」越野SUV。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实盘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