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云:“脾主长夏”,即脾与长夏之气通应,2025年北方长夏标准时段为夏至(6月21日)—立秋(8月7日),共约40天。
脾属土,功能主运化水谷精微;五行理论认为长夏也属土,气候特点是湿热交蒸,高温高湿。湿邪为长夏主气,脾喜燥恶湿,长夏的气候特点决定了脾脏在此季节易被湿困,也说明了调理脾脏在长夏季节中的重要作用。
若此时日常调护不当,脏气受损,小儿在湿热外因与脾虚内因共同作用下,消化、吸收功能下降,更易发生苦夏、腹泻、湿疹等季节性疾病,甚至影响生长发育。
01
展开剩余84%长夏易生疾病
名医名科
1.苦夏。苦夏是中医特有的季节性体质失调现象,尤其在长夏高温潮湿环境下更容易发生,小儿因脾脏发育尚未完全,功能不足,暑湿困阻,会出现食欲不振、腹胀、厌食、乏力、精神萎靡、消瘦、大便稀溏、黏腻、舌苔厚腻等症状。
2.肠道疾病。长夏因脾升清乏力而易导致泄泻疾病,加之长夏天气炎热潮湿,小儿饮食不知自节,贪食生冷、乘凉,损伤脾阳,出现大便稀溏,或腹泻症状。湿气困脾,脾升清降浊功能削弱,过食油腻或过甜食物亦容易产生恶心、呕吐。所以饮食方面家长尤其要严格控制。
3.皮疹。长夏湿热交蒸,脾受湿阻,不能滋养皮毛,小儿皮肤娇嫩,易导致痱子、湿疹、尿布疹、汗疱疹等皮肤疾病。增强脾胃功能,健脾祛湿,可帮助孩子远离长夏皮肤问题困扰。
02
饮食起居注意事项
名医名科
饮食调护
“清淡、易消化、祛湿”:忌:家长需严格控制小儿冰淇淋、冰饮料、寒性水果如西瓜、梨、香瓜等生冷食物的摄入量;忌过食炸鸡、肥肉、奶油蛋糕等油腻碍脾、加重积滞之物;忌芒果、荔枝、榴莲等助湿热的热性水果。宜:长夏可适当给孩子煮一些山药粥、小米粥、冬瓜汤、丝瓜汤、赤小豆汤、山楂水、陈皮水等健脾祛湿、消暑、开胃助运之品,以助脾胃运化水湿,振奋食欲。
起居调护
“防湿、防暑、护阳气”:防湿: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(易闭阻湿邪),保持室内通风。衣物、床单勤换洗,防止潮湿滋生霉菌(易引发皮疹)。防暑:清晨或傍晚散步、玩耍,微微出汗即可,避免大汗耗气。避免烈日下暴晒,防暑降温。护阳气:保证午睡(11:00-13:00是心经当令,静卧养心脾)。夜间避免贪凉,盖好腹部(防脾胃受寒)。
03
长夏小儿推拿调理选穴
名医名科
居家进行小儿推拿时应注意餐后1小时或睡前,每日1次,手法力度轻柔,按揉至皮肤微红为度。
1.按揉足三里: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,按揉能健脾,刺激可促进胃肠蠕动、促进胃排空、促进消化酶分泌,改善呕吐、腹胀、腹泻、便秘等胃肠症状,是强壮保健要穴。
2.按揉天枢:天枢穴为大肠募穴,按揉能疏调大肠、理气消滞,具有双向调节作用,既治腹泻,又通便秘,适用于长夏大便失调症状。
3.按揉上脘:上脘能够降逆和胃、消食导滞,主治呕吐、呃逆、腹胀等胃腑病症,可应用于小儿长夏积食伴嗳气腐臭。
4.摩腹:顺摩腹(顺时针)能促进胃肠蠕动,通便排湿,适用于长夏湿热便秘;逆摩腹(逆时针)能温中止泻,适用于寒湿腹泻。
5.揉神阙穴:揉脐能健运脾阳,温化寒湿,固护元气,防长夏汗多伤阳、虚脱等。
6.按揉脾、胃俞:脾、胃腧为背俞穴,刺激脾俞、胃俞能直接振奋脾阳,补虚泻实,从根源祛内湿,改善长夏胃肠症状及营养不良、面黄肌瘦等。
专家推荐
名医名科
米继强
医学硕士,副主任医师,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诊疗中心儿童推拿科副主任(主持工作)。
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吉林省中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。
主持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,吉林省地方标准2项,厅局级课题20余项,并获得新型实用专利4项、吉林省科技技术进步奖2项,吉林省科技成果3项。
擅长治疗:运用推拿、针灸等疗法治疗发热、咳嗽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积食、厌食、腹痛、泄泻、便秘等病症,尤擅小儿夜啼、小儿肌性斜颈、面神经炎、抽动症、尿频遗尿,桡骨头半脱位等疾病的中医特色诊疗。
出诊信息:
以公众号预约为准。
内容来源/儿童诊疗中心
初 审/毕航奇
复 审/郭亦男
终 审/郭家娟
医院地址
经开院区: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
治未病(慢病管理中心)、针灸推拿中心: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
二道分院:二道区东河东路4999号
发布于:北京市实盘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